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生涯规划教育”是陌生的,尽管也做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是针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参训的这几天,我又从一个教研员重归“学生”的角色,和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学习我从未知道的知识,这真是一次美好的体验。
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生涯规划教育在带着学生追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要怎样到达”这些问题。
生涯测评工具及应用这一部分中,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测评、多元智能测评与MPTI职业性格测评这三个测评工具分别从兴趣类型、智能、性格三个维度对人进行测评,把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果综合在一起,就对被测者有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当然,这个认识也只能相对准确,而不是绝对准确的,所以像老师讲的一样,需要与被测者面对面地来进行专业的交谈,以最终确定。为什么要靠这些测评工具来了解一个人呢?一个人难道不能对本人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吗?我想每个人对“自我”的了解都不是很通透的,要不然先哲怎么会强调“人啊,认识你自己”呢?作为群体的“人类”,要了解自己,作为个体的“人”,也要了解自己。我想,这些测评就是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通过科学的分析,我们对个人的这些方面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这就是进行自我定位。青少年的自我定位相对成人来说偏差可能会更大,因此有必要通过这样的测评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也便于我们给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即使是自己家的孩子,“凭感觉”来判断也不是很“靠谱”的。
生涯规划不仅是帮助学生去选择将来要考的大学,从表面上来看,是“学业生涯规划”,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已经帮学生决定了自己将来发展的大致方向——当然,还不是很确定。因为人是一个发展变体的个体,从高一到高三、从大一到大四直至研究生等,每个人生阶段人都在发展变化。但是一个人的一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心理学中的“气质”(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性格”有一部分就与心理学中的“气质”一致)。也就是说,“我要到哪里去”的答案虽然没有最后确定,但是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已经有了一些备选答案。为什么一定要回答“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这就是方向问题,我们当老师的常对学生说:“必须好好学习”,但是“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我们和许多家长一样,回答:“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到底什么是“好大学”,什么是“好工作”?“好大学”就是“985”“211”,“好工作”就是大城市、高薪水、看起来很体面。但是,能考上这些“好大学”的,能找到这样的“好工作”的,毕竟只是学生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学生呢?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我们也应该为他们的奋斗找到一个理由呀!帮他们找到奋斗的方向就找到奋斗的理由,奋斗因此就有了价值。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做的这件事是有价值的,他们才有可能努力地去做。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什么是“好大学”“好工作”,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适合”。正像培训资料后面的八个字“学其所爱,考其所长”。
回答了“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之后,还要回答“我怎么到达”,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学生学习风格特点的分析,一线教师对学生的风格特点只有一个较为笼统的感性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阶段,因此许多时候对学生的建议也是不痛不痒,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科教师将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对本学科专业的认识、对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提升某学科成绩的具体建议,再进一步,就是根据学生的变化选择优势大学、优势专业。哲学解决上位、本质的问题,其它学科解决下位、现象的问题,在几天的学习中,我也在不断地理解着老师们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工具时,我也在不断地追问与求索。虽然老师们所讲的东西我还不能很好地消化,但是追问与求索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收获。
此外,我还从生涯规划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怎样对待新生事物(观点)、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新高考背景之下初高中教学的对接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培训结束了,但是思考永远没有结束、学习永远没有结束。 |